一般来说,年龄越小,代谢越旺盛。为了适应这种高代谢,就必须摄入大量热能,以维持生长发育需要。六个月以下,每天每千克体重需500千焦耳,7~12个月为420千焦耳。
蛋白质
婴儿的需要量较成人为多。蛋白质不仅用于补充日常代谢的丢失,而且用以供给生长中不断增加新组成的需要。一般来说,1岁以下的小儿,人乳喂养每日每千克体重需供给蛋白质2.0~2.5克,牛奶喂养而供给3~4克,母乳、牛奶混合喂养需供3克。用混合饮食的婴儿,动物蛋白质最好不少于蛋白质总量的一半。婴儿蛋白质的需要量可按每人每日需要量计算,每人每日需要从蛋白质取得的热量比例,1岁以下婴儿应占15%以上。如婴儿缺乏蛋白质,则会影响生长、发育,特别是大脑的发育,体重及身高增加缓慢,肌肉松弛,贫血及抵抗力下降,严重会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。4个月后添加的牛奶粥、鸡肉粥、鱼肉粥、鸡干糊、豆腐糊等,均是婴儿蛋白质的良好来源。
脂肪
婴儿对脂肪的需要量也高于成人,每日每千克体重新生儿约需7克,2~3个月婴儿约需6克,6个月后的婴儿约需4克,以后随年龄增长而渐减至3.5~3克。婴儿每日摄取脂肪的供给量约占总热量的30%。脂肪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为婴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,是形成神经组织如髓鞘等的必需物质。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花生四烯酸,是其它乳类不能比拟的,可见母乳是婴儿的天然理想食品。4个月后给婴儿添加的蛋黄糊、牛奶藕粉、鸡汤煮饺子、黄油芝麻白薯、牛奶蛋糊、蒸肉豆腐,是除母乳外的良好的脂肪来源。
碳水化合物
最初3个月是靠乳糖来满足需要,乳糖含量人乳为6~7%,牛奶4~5%。最初婴儿仅能消化乳糖、蔗糖、葡萄糖、果糖,对淀粉不易消化,故米、面淀粉食物应在3~4个月后才开始添加。周岁以内婴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糖类25~50克,折合热能为420~840千焦耳,由碳水化合物供给的热量,约占1日总热量的50%。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供能营养素,有助于完成脂肪氧化及节约蛋白质消耗,还是脑细胞代谢的基本物质,如长期供水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。但如碳水化合物进食过多,而蛋白质不够,则婴儿体重增加过快,发胖、肌肉松驰,平时抵抗力差,容易生病。4个月添加的各式粥类、饭类、面汤、馄饨、小饺子、薯泥等,均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,来源也比较广泛。
钙和磷
足够的钙、磷能促进骨骼、牙齿的生长和坚硬。婴儿体内的钙约占体重的0.8%,至成年为1.5%。婴儿每日约需钙600毫克、磷400毫克。钙和磷摄入的比例较为相宜。这关系到它们的利用程度。母乳这个比例较为适当,故母乳喂养的婴儿患营养不良与佝偻病患者明显的少于人工喂养。钙于磷过高或过低,都会影响其吸收利用。因而缺乏钙、磷,可患佝偻病及牙齿发育不良、心律不齐和手足抽搐、血凝不正常、易于流血不止等症。6个月后添加辅助食物时应多选用大豆制品、牛乳粉、蛋类、虾皮、绿叶蔬菜等。用这些原料制成的食物如牛奶大米糊糊、牛奶玉米糊、鸡蛋面条、豆豉牛肉末、豆腐糕、鸡蛋羹、苋菜水等均是良好的钙、磷来源。
铁
铁对婴儿营养极为重要,他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成分。各组织的氧气运输亦离不开铁。婴儿生长发育快,对铁的需要和利用相应较多。胎儿在母体内最后一个月,肝内储入较多的铁,但仅够出生后三四个月的需要。周岁以内婴儿每日需铁10~15毫克,肉类所含的铁远远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。四个月以后的婴儿应从食物中供给铁,如蛋黄糊、猪肝泥,什锦猪肉菜末、豆豉肉末等。
锌
锌虽为微量元素,但参与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,与蛋白质、核酸及50多种酶的合成有关。婴儿期每日需锌3~5毫克,人乳中锌的含量高于牛乳,初乳含量尤高,鱼、肉、虾等动物性食物也含锌丰富,故一般不易发生锌缺乏。挑食的婴儿常可因锌缺乏出现食欲减退,生长停滞。四个月后添加的西红柿、鱼、虾肉泥、黄鱼小馅饼等,均含丰富的锌。
维生素
与婴儿生长发育关系极为密切,其中最主要的、需要从饮食中补充的有油脂溶性维生素A、D和水溶性维生素B、C等。